成语名字: 不时之需
成语拼音: bù shí zhī xū
成语解释: 不时:不定什么时候。随时的需要;也作“不时之须”。
成语出处: 宋 苏轼《后赤壁赋》:“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
成语繁体: 不時之需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表示说不定什么时候会需要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 时,不能读作“shì”。
近义词: 不时之须
反义词: 一定之规
成语例句: 粮食要有充分的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不时之需成语故事:
宋朝时期,密州知府苏轼因为写诗被诬陷入狱,后来被贬到黄州团副使。他在黄州期间,遇到两位好朋友。朋友弄到一条新鲜鲈鱼,苏轼问夫人要酒,夫人王闰之早就给他准备酒以备他不时之需,他们乘船去游赤壁,一直玩到尽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