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焦头烂额
成语拼音: jiāo tóu làn é
成语解释: 头部和额部被烧焦、灼烂。比喻受到严重打击而惨败。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狈窘迫。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成语繁体: 焦頭爛額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非常狼狈窘迫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烂,不能读作“luàn”。
成语例句: 殡焰飞腾,众水手被火烧得焦头烂额。(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六回)
焦头烂额成语故事:
汉朝时期,汉宣帝重用霍光,不听徐福的限制霍光的劝谏。霍光的子孙图谋造反被宣帝镇压,宣帝奖赏那些有功人员,唯独不赏徐福。于是有人上书讲述曲突徙薪的故事,讲主人款待那些焦头烂额的救火人而忘记提出改正意见的人,宣帝立即重赏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