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 不尴不尬
成语拼音: bù gān bù gà
成语解释: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右为难。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薛蝌)及见了宝蟾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光景,也觉了几分。”
成语繁体: 不尷不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处境窘迫,不好处置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尴,不能读作“ɡāi”。
成语例句: 外甥女少不得的是我们养着,牛姑爷也该做出一个主意来,只管不尴不尬住着,也不是事。(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不尴不尬成语故事:
薛蟠外出做生意时与酒保发生冲突,失手打死了酒保被捕入狱。家人筹集银子派薛蝌前去营救,结果被判过失杀人,但事情还没了结。薛蝌回家后,薛蟠的妻子金桂与小妾宝蟾借送酒慰劳之机勾引薛蝌。薛蝌讨厌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事情,置之不理。 【出处】道如大路皆可遵,不尴不尬难为人。 宋·吴泳《赋半斋送张清分教嘉定》圣人全体极至,没那不间不界底事。 《朱子语类》卷三四 【解释】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 【用法】作状语、定语;形容处境窘迫 【相近词】骑虎难下、左右为难、进退两难 【反义词】泰然自若、左右逢源 【成语例句】 ◎ 副政委的脸上挂着不尴不尬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