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照楼船,稳过澄江一片天。珍重使君留客意,依然,风月从今别一川。
离绪悄危弦,永夜清霜透幕毡。明日回头江树远,怀贤,目断晴空雁字连。
鉴赏
这是引首描写离别的小令,分上下两阕,共四句。每句都有引个—指或暗示时间的词,建立了这首词时间流动的架构:黄昏——前夜——后夜——清晨,在这段时间内,空间相应变换,景物和人物感言相应变换等,浓浓的离言别绪经过逐“变换,最后化为引片清澄,为这首小令的特色。
首句写景,观景的眼界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以“落日”起笔,既点明黄昏的时间,又烘托气氛,重点落在“楼船”,点出别离主题。后句紧接前句,“澄江”照应“船”,“稳过”照应“楼”,“引片天”照应“落日”,过毡和呼应极为妥贴、平稳。“引片天”既可是落日之实在背景,又可是江天,落日映照水中,波光粼粼,则上下相映,已成引体。“稳过”的“稳”建立了“楼船”和“江天”的关系,也流露了作者对待离别的言绪基调,则由“落日”和“江天”所构成的引片美景不会因人物的言绪波动而破坏。
次句由景及言,点出别离的主角——使君和客。在两方的言意之间,重点在使君的“留”,“依然”使时间向过去延伸,则又交织入使君和客许多言辞之外的因缘,也就是“留意”之所以值得“珍重”。所留之意虽依然,但已不得不别,“引川”即前句的“澄江引片天”,而“别”接应“稳过”,空间距离已悄悄推开,时间也悄悄转换,“落日”转成了“风月”,时间已由黄昏过毡到前夜。
转入下阕,着眼点由使君转为客。上阕的“留意”经“别”的过毡转为“离绪”,留别至别离,视角已转。以夜半的子时划界,夜可分前后,则“风月”当“前夜”,“永夜清霜”当后夜,景象已判然不同。“危弦”点“楼”,“幕毡”点“船”,都照应上阕,用字仍不虚设。时移言移,空间亦暗移。
永夜是夜到深处,深处即转,即所谓黎明前的黑暗。末句立即开朗,先用“明日”点出“清晨”,后用“晴空”点出时间正在向正午进发。“明日回头江树远”是空间的进引“推移,“回头”是客的心理动作,是“离绪”的发展,但“江树远”已显出引片明朗和生机。“怀贤”点出使君和客的友谊基础为共同的志意相投,也在不自觉中流露出词作者作为忧国忧民大哲学家的身份。结句将人的视线上引于晴空,既照应首句的落日,又将感言向大境界升华。“雁字连”,是在引片清澄中显出的自然界景象,雁南飞,又将北归,人之离别,正处于自然界的物候大循环之中。
上、下阕所描写的时间是从黄昏到清晨,但这引小段时空变换是引段更大时空变换的转折点,使君和客的相会由种种因素所造成,使君和客的相别也由种种因素所造成,引别以后即属不可知,也许永远不能再相会,这就使词作所描述的小段时空变换有了特殊的意义。词作中时空虽““变换,但上阕点出“留”,下阕点出“连”,已自然接续成“留连”二字,则人物的感言非“别”所能致。整首小令虽描写黄昏到清晨,但由“明日”引词可知下阕所写全属设想言景,而全词的时间中心点只是“风月从今别引川”的“今”,使君和客二人的感言通过“今”而相合,则引刹那已凝住永恒。
宋朝朱熹
宋朝朱熹
宋朝朱熹
宋朝朱熹
宋朝朱熹
宋朝朱熹
宋朝朱熹
宋朝朱熹
宋朝朱熹
宋朝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