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杂诗十二首·其四

陶渊明 浏览: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士,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标签:

  译文

  大丈夫有志在四方,我愿不知老之将至。

  和睦亲戚相共处,子孙相互爱护,相互依靠。

  面前饮酒、奏乐终日列,杯中美酒从不干。

  无拘无束尽情娱乐欢,常常早睡晚起床。

  哪像当今世上人,满怀名利若冰炭。

  身亡同样归坟墓,用此空名导向前!

  注释

  志四海:志在四方,谓志向远大。

  不知老:不知老之将至。语本《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相保:相互爱护,相互依靠。

  觞弦:代指饮酒与奏乐歌唱。肆:陈列,谓摆在面前。

  朝日:当作“朝夕”,指终日。樽:酒杯。燥:干燥。

  缓带:放松束带,谓无拘无束。《晋书·隐逸传》:陶渊明为彭泽令,时“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而渊明辞归,所以以缓带为愿。

  孰若:哪像。

  冰炭:比喻贪禄和求名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淮南子·齐俗训》:“贪禄者见利不顾身,而好名者非义不苟得,此相为论,譬若冰炭钩绳也,何时而合?”

  丘垄:指坟墓。道:同“导”,引导。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四首。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陶渊明54岁时,即为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公元401年),陶渊明37岁时。

  赏析

  由于人生失意,“有志不获骋”,诗人也只得退而求自乐,这首诗便写隐居安处的自得之乐,同时对那些贪利求名的“当世士”表示鄙视。

  诗中“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几句所表现出来的美好生活正和《诗经》“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孥”的理想人生态度与和谐家庭生活如出一辙。而“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的安逸闲适与那些“汲汲于富贵”的“当世士”的战战兢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诗人对眼前闲居之乐的满足。

  简析

  《杂诗十二首·其四》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现象的批判,对那些贪利求名的“当世士”表示鄙视。整首诗在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中,表达诗人对眼前闲居之乐的满足,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真实的呼唤。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热门推荐
© 2024 古诗文网网 |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湘ICP备2001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