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气盛身寒,此谓反也。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读注:此二句,各本多只有后一句。《甲乙经》二句并作:“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明•马莳增补为二句。)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素问·刺志论》译文
黄帝问道:我希望听您谈一谈虚实的的要点,可以吗?
岐伯回答说:气充实的,形体也壮实;气虚弱的,形体也虚弱,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一种病态。饮食物丰盛的,血气旺盛,饮食物不足的,血气衰弱,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一种病态。脉充实的,血也充实,脉虚弱的,血也衰虚,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与此相反的,就是一种病态。
黄帝问道:什么样的情况是反常的呢?
岐伯回答说:正气虚弱的,但身体发热,这叫反常。吃的多,但血气不足,这叫做反常。吃的少,但是血气多,这叫做反常。脉搏盛实,但血少,为反常。脉搏衰弱,但血多,为反常。
气旺盛,但身上怕冷,这是感受了风寒邪气。气虚弱,但身上发热,这是感受了暑热邪气。吃的食物多,但血气不足,这是由于失血过多,或湿邪停留于下部。吃的食物少,但血气充盛,这是因为邪气停留于胃并上及于肺。脉小而血多,是饮酒过多,中焦郁热。脉大而血少,是风邪入于脉中,水汤不进所造成的。
实证是邪气的入侵,虚证是正气的外泄。邪气实,身体发热,正气虚,身体寒冷。针刺实证时,应左手开大针孔以泻邪,针刺虚证时,应左手闭合针孔以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