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思想的力量》读后感

浏览:

  暑假有幸读到美国普林提斯.马尔福德的《思想的力量》这本书,深深被感染到。以前只知道弱点对人的阻碍,喜欢对人的影响,态度对人的改变,读完这本书知道了思想对人的思想亦尤为重要。以下是要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思想的力量》读后感,欢迎各位的参考!

  《思想的力量》读后感 篇一

  本年度秘书长荐书《思想的力量》,是一本哲学鸿篇,其从道德、哲学的角度,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利己主义。并将利己主义分为两种形态:即描述性的利己主义,认为人在一切有意识的行为中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另一种是规范性的利己主义,指的是人在一切有意识的行为中应当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有的哲学家认为:若要同时接受描述性的和规范性的利己主义,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而且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因为控制、教化人的思想是社会统治的基础工作。一般来说,描述性的利己主义,是承认人的基本属性、本能,而作为社会统治者不可能在认同描述性的利己主义的同时,又鼓励人们实行规范性的利己主义,甚至理直气壮的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会动摇统治者的社会基础的。更进一步分析,倘若你既认同描述性的利己主义,同时又接受规范性利己主义,即主张应当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那么你就得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你来说,既然你应当把你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且还向他人、社会鼓吹应当不顾一切地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难道这么做对你自己的利益有利吗?倘若你能鼓励他人全都去促进公共利益,你或许能从公共利益中分享少许好处,这样做,岂不对你自己更好吗?

  西方哲学家热衷于从哲学层面讨论“利己主义”这种文化及其它的利益观、价值观,亦或由于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利他的或公有意识、文化及其利益观、价值观很难进入他们哲学的殿堂。疏理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不难发现“公与私”这个观念的发展形成过程。据史料记载,“公”这个概念和字体的形成明显晚于“私”。最早提出“公”,是渔猎游牧时代,而“私”这个观念最早出现在母系社会。进入农耕时期,农耕一般是由一家一人完成的,所以“禾”的旁边有个跪着耕种的人,就构成了“私”这个字。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私有这个观念不断形成。进入封建社会后,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自然就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这个概念。由此可见,公与私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核。

  在我国的现实社会实践中,“公与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国家集体所有与私人所有,这是社会领域的公与私,一般由法律界定;二是指国家集体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这是利益分配领域中的公与私,一般由政策、制度来控制、指导;三是指为公或为私的思想、行为,这是道德领域的公与私,一般由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来调节。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公与私这对矛盾具有对立统一的特征。当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相抵触,或为获取个人利益而有损他人、集体、社会利益时,则公与私是对立的;当个人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谋取更多个人利益时,应该说这种个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在这种情况下,公与私是统一的。同时公与私这对矛盾又是变化的。传统文明告诉我们:是克己奉公,先公后私或公私兼顾,还是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道德素质高低的分水岭、试金石。一个人他若接受外在的道德教育的程度高,将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操守,按照道德标准为人处世,那么,他的私欲就得到遏制,他的道德素养就高,道德品质就好。如果他接受外在的道德教育的程度低,外在的道德标准不能内化为精神需求,那么,他的私欲就会强烈的膨化,道德品质就低下,甚至成为道德败类。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本质上表现为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与内在的自私本性之间的矛盾过程,并且集中地表现为“公”与“私”的矛盾斗争过程。当私欲膨胀时,“公”的成分就少了,当“公”的成分增加时,“私”的成分就少了。“公”与“私”的矛盾运动规律和斗争的结果,是使人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层次。据此层次差异,可以归纳划分为六个层次的人,即:大公无私是圣人,先公后私是贤人,公私兼顾是好人,先私后公是凡人,唯私不公是庸人,损公肥私是坏人。大公无私的人只考虑别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虽然极少,但都是道德的楷模,引领着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先公后私的人总是先考虑别人、集体、国家的利益,然后才考虑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把道义看得重,把个人利益看得轻,常怀忧国忧民的意识。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属于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相当好的人。公私兼顾的人,公私分明,该得的利益不能少,不该得的利益坚决不要。谨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这些人在当今社会属于道德素养比较好的人,有一定的正能量。先私后公的人总是先考虑自己,再考虑别人。对于别人、集体、国家的利益,需经一定的约束或思想启迪之后,才会不太情愿的给予考虑。但这种人经过一定道路教化后,其精神境界容易得到提升。唯私不公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求索取,不讲奉献、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为了一己私利,常常不择手段。这种人为人处世的底线是不损公、不违法。损公肥私的人、是道德予以谴责、法律予以惩治的对象。由以上六种人构成的社会,因其各种人所占比例不同,将形成不同的社会生态。孙中山先生曾明确指出:“人人为公,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天下大乱。”更是从哲学、社会学意义上辩清了公与私的利与害。因此,一种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世界观、价值观、利益观和赖以生成的社会,则可以使利已主义膨化,使社会长出无数恶果。而另一种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世界观、价值观、利益观和赖以生成的社会,则可以将利己主义遏制在一个尽可能小的范畴。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则可能成为人们拱手维护的、共同的崇高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要义是用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之大公,圆每一个中国人幸福安康之私。我们党对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廉洁自律八条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这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公与私的哲学观、价值观、利益观,更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就是说,所有党员不仅要把“公”列于“私”前,且要把“私”控制在“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因此,在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旗帜鲜明地反对利已主义,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一个风清气正、乾坤朗朗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这正是《思想的力量》诠释的价值所在。

  《思想的力量》读后感 篇二

  人生在世,总会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尤其是周围那些不和谐的因素,或多或少地对我们的思想产生影响,所为物质是精神的载体,物质对我们的各种思想或精神的形成有些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要远离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避免粗俗的思想的形成。

  精神占据主导地位,你会发觉一切力量都能灌输进你的生命里面,如此力量将被用于挖掘我们的事业,为我们提供物质上的财富,让我们抵达更高级的境地,步入强大,祥和的王国,完成那些被人们称为‘奇迹’的事,也正如此圣徒保罗所说:信心凝聚着胜利。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实现,我们要远离低廉的思想流,与正能量,积极能量为伍,活出你想要的人生。永远不要否定自己,永远不要说‘我不能’为思想不断注入新能源,新思想,新动力。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化解疾病和烦恼,修炼被社会需要的能力,完善博爱的思想,完善你的亲情和人际关系,用崭新的思想开创未来。

  我们都是思想的主人,态度决定高度,思想决定你的成败。让自己怀抱自然,让心灵无拘束,让自己静下来,为自己规划下一段的路,带着积极的正能量出发。

  《思想的力量》读后感 篇三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说过:“严格地讲,道德并不教导我们如何能够活得幸福。它告诉我们的是,如何使自己配得上幸福的生活。”什么是幸福?什么样的人生才能算是美好的人生?人究竟应该怎样地活着?这一系列问题对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更深层次的讲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判断。那么这些道德判断的本源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会形成这样的道德判断,普遍认为爱护环境是对的,虐待动物就是错的?这些道德判断的最终根据又是什么?基于以上思考,我在道德哲学中找到了答案,对人生境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人生选择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道德哲学,亦称伦理学,是关于道德判断的哲学研究,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何形成的哲学思考,是解决实际伦理问题、指导人们实践的哲学工具。道德哲学是人生境界的阶梯,它为我们开辟了全新的思想路径,让我们得以站在更高点眺望人生。

  斯多葛式的态度实际上是提倡一种从容豁达的人生理念,让我们换一种心态去看待世间万物和人生百态,备尝艰辛而心如止水,历经苦难而波澜不惊。

  一是对命运保持超然态度。斯多葛派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保持平和安宁的心灵,而要做到这个就得接受理性法则或事物的自然秩序。身处人生逆境,面对挫折打击时,我们可以用斯多葛式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既然一切发生的事件早已被自然法则规定,我为何不把生活看做一场戏剧,把自己看做某个角色呢?对于情节和角色的安排早已被剧本写好,我对此无能为力。快乐也好,痛苦也罢;成功也好,失败也罢;生死也好,离别也罢,这些都是我所扮演角色必经的事件,这些事件我无法改写,但是对待事件的态度却能自己把握。我只是尽我所能去扮演好这个角色,相信一切都符合自然法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对自己的命运保持超然态度,保持一颗平和安宁的心灵,从而达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样一种境界。

  二是把握能够控制和不能控制的区别。著名的斯多葛主义者爱比克泰德认为,有些事物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比如观念、选择、欲求、憎恶等那些出自我们自身的东西。而另一些事物我们不能控制,比如体质、财产、名誉、职业那些属于外界并非源于自身的东西。因此,如果我只关注那些属于外界的事物,把不属于我的东西看成是我的,我很可能会到处碰壁、灰心丧气,会陷入困境、无法自拔,精神将被枷锁束缚,人生将被痛苦缠绕;如果我只关注自身,仅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看成是自己的,我将不受任何强迫和阻碍,也没有任何失落和抱怨,内心无比强大,精神绝对自由。因此,在我们遇到生活的烦恼、痛苦、困难、失败时,我只需考虑它是不是我们不能控制的事物或是与之相关,倘若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大可一笑而过。欲求无法满足、憎恶无法避免会使人陷入痛苦的旋涡,可以尝试将欲求与憎恶转移到我们可以控制的事物上去,面对无法控制的事物淡然处之,不要过分追求或者逃避无法控制的事物。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正是这个道理。

  三是改变对事物的判断。困扰人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人对于它们的判断。正如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可怕”这个判断。王阳明曾说过:“经一蹶者长一智,今日之失,未必不为后日之得。”这都说明人只要改变他可以自我控制的判断,那么那些不可控制的事物将不会对他产生困扰。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将会发现另一片天地,事情的转机往往萌发于心态转变的那一刻。面对困境,不要因“抽刀断水水更流”而自哀,而要以“门前流水尚能西”来自勉。

  这里的“功利主义”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听说的“功利主义”,而是一种道德哲学上的“功利主义”。功利主义者认为,行为的正确性等同于它产生的快乐,道德上最好的行动就是给所有人提供最大数量和最高质量的快乐。当考虑是否应该遵循某项道德法则时,我们只需考虑与不遵循这项法则相比,遵循它是否会给更多人带来更多更好的快乐,当然这个快乐指标需要从强度、质量、确定程度、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等多个维度去衡量。哲学层面的功利主义与经济学层面的帕累托最优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帕累托最优是资源分配的最优状态,指如果经济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不损害他人效率的同时使自己的效率变得更高,那么这种状态就达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功利主义中的“行动”相当于经济学中的“分配”,功利主义中的“快乐”相当于经济学中的“效率”,我们最终的目的便是实现最大数量的快乐或是最高的效率。

  因此,我们在做人生选择时不妨参考一下功利主义的核心思想。我想起研究生毕业时,我曾在定向选调生与金融从业者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回湘选调。因为对于我自己,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幸福安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这样的人生才觉得有意义、有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也曾说过:“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公平共享,增进更多民众福祉。”其实,无论是个人的行为还是政府的决策,只有能为所有人带来最大数量和最高质量的快乐,才能在道德哲学上被予以认同。这种普遍快乐是功利主义者衡量道德的尺度,也是我们对待工作、作出选择的参考。

  于个人而言,道德哲学是人生境界的阶梯,在生活中采取斯多葛式的态度,在工作中运用功利主义的思想,从而筑牢道德根基、塑造理想人格、深化人生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人提出殷切嘱托:“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道德哲学正是这样一把雕刻刀,将青年这块璞玉刻成真善美的模样,让他们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扣好。于国家而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思想道德建设对于党永葆先进纯洁、对于国家构筑道德支撑、对于民族凝聚精神力量均格外重要、必不可少。

  道德哲学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时代价值,是人生境界的阶梯,更是国家进步的阶梯。

  《思想的力量》读后感 篇四

  论体形,人类比不过大象;论凶猛,人类敌不过狮子;论速度,人类跑不过猎豹;论毒性,人类胜不了毒蛇;论数量,人类多不过蚂蚁,但人类却成为了世界的主人,主宰着这个世界,这是因为人类能够思考。有思维是人类与万物的最大区别,人类之所以强大,之所以能够在残酷地物竞天择中脱颖而出,也正是得益于思想的力量。

  思想让人类不断战胜自然。因为能够思索,人类认识了外部世界,学会了制造工具,掌握了自然规律,借助工具的力量,借助于对规律的认识,从各种简单的工具做起,不断完善改进,并通过群体的团结协作使人们得以战胜比自己体形大得多的动物,得以处理威胁自身安全的各种危机,得以战胜大自然的剧烈变化而生存下来。这层意思是指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凭借思想的力量,不断发明创造,不断总结提高,竭力地求取自己的生存权力,获得了胜利。

  思想让人类不断发展文明。动物从来不会思索自己的下一步该怎么做,明天该怎么过。而人类却借助于语言文字,借助于先贤哲人的智慧,借助于以往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不断的发展自己以及所创造的文明,并且根据过往的经历去合理的规划未来,从而获得一种主观的积极的持续进取的力量,不断尝试新的方法,不断探索未知世界,从而为人类自己能够更好的生存奠定基础。这层意思是指人类在与自己所创造的文明之间的关系中,人类凭借思想的力量,不断地前进,不断地积累,不断的融合,一步步把自己的文明推向更高层次。

  思想让人类不断完善自己。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人类学会制造工具的那一刹那,就注定这个世界上人类最大的敌人只会是人类自己。通过心智的不断健全与发展,借助于反思,人类可以检讨自己,把自己置于自己的思维之中,从而获得一种第三者的镜像,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在盲目中找到方向,在发展中找到定位,并不断的调整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断改进人类自己族群的相处方式,不断地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杀戮走向和平,进而完成自己塑造自己的过程。我想表达的这层意思是指,人类在与自身的较量中,人类凭借反思的力量,不但战胜了外部生存压力,也战胜了自身的生物本能,更战胜了人类对自身思索的困境,从而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自身,避免了自相残杀,避免了自我灭亡,把人类的生存境界不断推向更高层次,美化成一种艺术。

  人类是大自然中最大的奇迹,而其中最大的奇迹又属于人类的大脑。大脑由数万亿个细胞组成,其中有1000亿的细胞是服务于人类思维过程的神经元细胞。每一个神经元,平均起来,都与其他细胞存在着成千上万种联系。如果我们可以顺着这一奇妙的迷宫走下去的话,那么可供我们选择的线路数量也许会超越宇宙中所有原子的数量!这些细胞的生物化学反应就构成了我们的思维过程,经过无数次的链接就形成了思想,这是一种多么神奇的过程,又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我们在惊叹人类自身力量的同时不能不感叹造物主对人类的神奇塑造!

  思想是思维的结果,是思维的结晶。但是,人类为什么会思维,为什么要思维,怎么去思维,又是如何形成思想,并指导行动的?所有这些疑问你都能在加里·R·卡比和杰弗里·R·古德帕斯特二人合著的妙趣横生的《思维》一书中找到答案。

  《思想的力量》读后感 篇五

  本年度秘书长荐书《思想的力量》,是一本哲学鸿篇,其从道德、哲学的角度,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利己主义。并将利己主义分为两种形态:即描述性的利己主义,认为人在一切有意识的行为中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另一种是规范性的利己主义,指的是人在一切有意识的行为中应当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有的哲学家认为:若要同时接受描述性的和规范性的利己主义,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而且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因为控制、教化人的思想是社会统治的基础工作。一般来说,描述性的利己主义,是承认人的基本属性、本能,而作为社会统治者不可能在认同描述性的利己主义的同时,又鼓励人们实行规范性的利己主义,甚至理直气壮的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会动摇统治者的社会基础的。更进一步分析,倘若你既认同描述性的利己主义,同时又接受规范性利己主义,即主张应当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那么你就得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你来说,既然你应当把你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且还向他人、社会鼓吹应当不顾一切地追求他们自己的利益,难道这么做对你自己的利益有利吗?倘若你能鼓励他人全都去促进公共利益,你或许能从公共利益中分享少许好处,这样做,岂不对你自己更好吗?

  西方哲学家热衷于从哲学层面讨论“利己主义”这种文化及其它的利益观、价值观,亦或由于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利他的或公有意识、文化及其利益观、价值观很难进入他们哲学的殿堂。疏理我国传统文化与历史,不难发现“公与私”这个观念的发展形成过程。据史料记载,“公”这个概念和字体的形成明显晚于“私”。最早提出“公”,是渔猎游牧时代,而“私”这个观念最早出现在母系社会。进入农耕时期,农耕一般是由一家一人完成的,所以“禾”的旁边有个跪着耕种的人,就构成了“私”这个字。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私有这个观念不断形成。进入封建社会后,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形成,自然就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这个概念。由此可见,公与私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是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内核。

  在我国的现实社会实践中,“公与私”有三种含义:一是指国家集体所有与私人所有,这是社会领域的公与私,一般由法律界定;二是指国家集体的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这是利益分配领域中的公与私,一般由政策、制度来控制、指导;三是指为公或为私的思想、行为,这是道德领域的公与私,一般由道德规范和社会舆论来调节。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公与私这对矛盾具有对立统一的特征。当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相抵触,或为获取个人利益而有损他人、集体、社会利益时,则公与私是对立的;当个人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谋取更多个人利益时,应该说这种个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在这种情况下,公与私是统一的。同时公与私这对矛盾又是变化的。传统文明告诉我们:是克己奉公,先公后私或公私兼顾,还是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好坏、道德素质高低的分水岭、试金石。一个人他若接受外在的道德教育的程度高,将外在的道德标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操守,按照道德标准为人处世,那么,他的私欲就得到遏制,他的道德素养就高,道德品质就好。如果他接受外在的道德教育的程度低,外在的道德标准不能内化为精神需求,那么,他的私欲就会强烈的膨化,道德品质就低下,甚至成为道德败类。

  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本质上表现为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与内在的自私本性之间的矛盾过程,并且集中地表现为“公”与“私”的矛盾斗争过程。当私欲膨胀时,“公”的成分就少了,当“公”的成分增加时,“私”的成分就少了。“公”与“私”的矛盾运动规律和斗争的结果,是使人形成了不同的道德层次。据此层次差异,可以归纳划分为六个层次的人,即:大公无私是圣人,先公后私是贤人,公私兼顾是好人,先私后公是凡人,唯私不公是庸人,损公肥私是坏人。大公无私的人只考虑别人、集体国家的利益,不考虑自己的利益,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比如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这样的人虽然极少,但都是道德的楷模,引领着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先公后私的人总是先考虑别人、集体、国家的利益,然后才考虑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把道义看得重,把个人利益看得轻,常怀忧国忧民的意识。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属于思想觉悟高、道德品质相当好的人。公私兼顾的人,公私分明,该得的利益不能少,不该得的利益坚决不要。谨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这些人在当今社会属于道德素养比较好的人,有一定的正能量。先私后公的人总是先考虑自己,再考虑别人。对于别人、集体、国家的利益,需经一定的约束或思想启迪之后,才会不太情愿的给予考虑。但这种人经过一定道路教化后,其精神境界容易得到提升。唯私不公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只求索取,不讲奉献、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为了一己私利,常常不择手段。这种人为人处世的底线是不损公、不违法。损公肥私的人、是道德予以谴责、法律予以惩治的对象。由以上六种人构成的社会,因其各种人所占比例不同,将形成不同的社会生态。孙中山先生曾明确指出:“人人为公,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天下大乱。”更是从哲学、社会学意义上辩清了公与私的利与害。因此,一种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世界观、价值观、利益观和赖以生成的社会,则可以使利已主义膨化,使社会长出无数恶果。而另一种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世界观、价值观、利益观和赖以生成的社会,则可以将利己主义遏制在一个尽可能小的范畴。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则可能成为人们拱手维护的、共同的崇高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要义是用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之大公,圆每一个中国人幸福安康之私。我们党对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廉洁自律八条准则的第一条就是“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这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公与私的哲学观、价值观、利益观,更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要求:“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就是说,所有党员不仅要把“公”列于“私”前,且要把“私”控制在“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因此,在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旗帜鲜明地反对利已主义,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一个风清气正、乾坤朗朗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这正是《思想的力量》诠释的价值所在。

热门推荐
© 2024 古诗文网网 |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湘ICP备2001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