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10000字

浏览:

  《魔鬼经济学》也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他和其它教材型的经济书相比,知识方面介绍得并不广泛,但娱乐性更强一些。下面小编为您收集整理了魔鬼经济学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一)

  这本书我足足读了两遍,读这本书恰逢是大数据项目关键模型和算法攻坚阶段,每天焦头烂额,焦躁不安。在最困难无助时,有幸读到朋友推荐的这本书,书中的案例让我从黑暗中摸索到了一条通向光明的路,至今我将《魔鬼经济学》这本书视为看清事物本质的宝典和审视所有计算机模型算法的试金石。

  本书乍一看和经济学没有什么关系,就像文中所说的人们的道德是否高尚,毒贩为什么会和母亲住在一起,游泳池和手枪哪一个对孩子更有威胁,还有更有趣的抢劫银行会选择星期几,上午还是下午,还有不正当行业和职业的问题等,就不一一赘述了。史蒂芬·列维特讨论的这些问题,在经济学看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毫无半点关系。而在书中讨论出的结果让我们大跌眼镜。作者列维特也因为这本书在美国变得家喻户晓,这本书曾经在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霸榜达一年之久,所以它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可想而知的。

  整本书都是在用一些轻松的故事来描述一些现实的案例,本书用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几个核心观点:隐藏在表象下的真实事件,那么什么是表象什么又是真实呢?我们都会用自己的眼镜去观察现实世界,但是所看的风景却是截然不同的,而这完全取决与我们的传统认知。

  这本书阐释的就是用经济学的思维让我们看清这个世界。要知道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是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的,而往往我们仅仅是通过所看的事物通过理解来判断。难么表象与真实就来源于此。

  人性中的善与恶

  通过《魔鬼经济学》我们要学习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训练我们的直觉,让我们的判断更能跨越更多复杂度。在书中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人性中的善与恶”,用惩罚机制来遏制迟到行为。其目的是为了督促喜欢迟到的人不要再迟到,但是惩罚机制施行后迟到人数居然翻倍了,结果是适得其反。这是怎么回事呢?金钱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决策,用经济学的概念进行干预,为什么结果会大相径庭呢?其实,金钱确实可以影响人的行为,但是人的行为不单单只有经济动机,还存在着社会动机和道德动机。

  而一套行之有效的调控方案必须考虑到这三个方面,比如:人类发明的最高效的调控方案是用来预防犯罪的,犯罪就会被判刑,入狱,得到相应的财产处罚,这些都是经济处罚手段。通过这些手段让人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从内心忏悔这些行为,得到自我的谴责和道德的唾弃,这是自我内心道德约束的作用。犯罪行为影响周围的人,对个人的鄙视和远离,这些就是社会因素造成的社会舆论压力。所以金钱、道德和社会三方面共同着手才会起到抑制犯罪的作用。

  就此我们接着讨论用经济手段抑制迟到行为。若罚的少,则不足以降低迟到,罚的多是会杜绝迟到,但是也会造成人们的反感情绪。所以罚款本质仅仅是一种措施,必须要权衡利弊。

  不恰当的经济惩罚在道德约束面前变得失效了,如果惩罚金额在大多数人眼里无关痛痒,用很少的金额就可以消除内心的愧疚感,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就不是太重要的事情。何苦为了这很少的经济惩罚影响更重要的更有价值的事情呢?即便现在取消了罚款也同样不会唤起人们对迟到行为的道德约束,所以有可能这项规定就这样的石沉大海了。对人行为的调控就是这样奇特关系到根本的动机,一点微小的变化就会造成出乎意料的效果,完全有悖于调控者的初衷。

  再比如献血,你可以获得一部分金额的补贴,其献血不会升高反而是会下降的。因为这会让本来高尚的善举变成了一种交易,而且这种蝇头小利会不值得一提,那么我们提高了献血的现金奖励呢?这会让愿意献血的人趋之若鹜,还会涌现出很多不良的现象(可能会出现假血,假身份献血,暴力抢血,穷人血慌的社会残像)。在我们看来在利益驱使之下,人性的道德约束在金钱面前变得脆弱不堪。有些人认为值得拥有的东西就是值得欺骗作弊的东西,这似乎有些许道理。

  再比如作弊行为,看来就是不劳而获。书中提到,老师也会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作弊,这个在美国芝加哥的例子让我难以置信。当把学生的成绩计入到老师的绩效考核,而且这些绩效考核直接和收入及职业前景挂钩时,我们无奈地发现,老师给学生修改试卷答案获得高分的现象频频出现。

  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让人们瞠目结舌,在日本的相扑不仅仅是一项运动,也是民族精神的寄托。相扑在日本是被人们祭奠在圣坛上的“魂”,没人会怀疑也没人感质疑它的地位。在日本人看来,荣誉要重于胜负,所以在他们看来,相扑运动是不可能出现作弊行为的。然而,经济学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也同样发现了无奈的结果。相扑比赛中两两对决,在15场比赛中赢多输少就可晋级,也就是说,赢得8场比赛的选手就可晋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出现7胜7负的两两对决,自然会是生死之战。如果7胜7负的选手对阵的时候是8胜6负或是9胜5负的情况,选手之间的确也是生死之战,然而对手已经赢得8场胜利有必要这么拼命吗?这其中发现有作弊的嫌疑,案例中收集了从1989年到2000年十年的比赛数据,发现了诸多端倪。在7胜7负的选手晋级第8场时,胜率竟然高达80%,而以往的对阵只有50%的胜率,而大多第8场过后对阵率又会回到50%的水平。这说明什么呢?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道德在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心中如何运转,而经济学所代表的则是社会真实运转的方式。

  经济学在我们看来是有关评测的学科。它包含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用途广泛的工具,可以对大量的信息确切的评估。像就业,房产,金融投资,通过评估确定各种因素的影响,这其实是平常以为的经济学意义。与此同时,经济学工具也可以在我们生活中分析各种各样的话题。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现在读到的这本《魔鬼经济学》。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例子利益动机驱使人性中恶的一面,在金钱动机,道德动机,社会动机的重叠之下,我们需要逐步的抽丝剥茧后,才能够看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实。难道这就是我们人类的天性吗?利益的驱使总能突破道德的约束么,践踏心中的善良么?

  关于人性中的善恶,书中有个例子,说明的是一门有趣的生意,也是一场巧妙地经济实验。故事的主角是费尔德曼,他原本在一家大公司当领导,他习惯给自己的员工带一些面包,大家都对他的面包赞不绝口。渐渐的,公司许多同事都想得到他的面包,由于面包数量有限,变得十分紧俏。面包的量越来越多,费尔德曼开始了自己的营收计划。他所幸带来大量的面包放一个篮子在旁边一元一个,如果有人需要面包就放一块钱在篮子里。最后面包金额的回收率在95%左右,很明显有些人没有给钱。但是费尔德曼并不以为然,他认为是有的人疏忽罢了这并不是疏忽的偷窃,后来因为工作变动的原因他辞职了。费尔德曼就这样做起了自己的生意,每天早上他用这种方式将自家的面包放到各家公司的餐厅里面,中午再回去把剩余的面包和钱一起收走。这就是一种全凭自觉的生意方式,看似是可行的生意,短短几年就给他带来了不菲的生意,业务也遍及了数十家公司。用这种方式他的面包每都会被卖掉8400份左右,在此期间费尔德曼都会详细的记录这些数据,通过对比收入所得与面包却是的数量它可以衡量各家客户的诚信度并且非常的准确。

  之前他在公司的面包计划付款率是95%,开始做生意后却是没有这么高的付款率。大家一点也不奇怪,因为费尔德曼之前是公司的领导,自然是有威慑作用的。实际上,到后来也慢慢稳定在了87%左右。道德在我们心中如何运转,而经济学代表着实际的运转方式。而费尔德曼的面包生意正处在二者之间的范畴,我们是在87%中看到了很多人在偷窃,但是大多数人即便在没有人在场的情况下,没有在利益的驱使下表现出人性恶的一面,这个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费尔德曼的经济学朋友在他开始面包生意前以为他疯了,这种全凭自觉的生意方式,怎么能行的通呢?因为从行为动机来看人们不付钱拿走面包这才符合利益最大化,然而同时道德动机也在发挥着作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第一部著作中《道德情操论》提到:人的本性是诚实的,无论人类被描写的如何自私显然在内心中还存在着某种原则,让我们关注别人的命运让别人幸福成为自己不可或缺的东西,尽管看到别人的幸福自己感到欣慰之外他一无所获。人性动机中的善恶讨论似乎让我们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尽管错综复杂但是明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人目睹,或有多少人能抵住诱惑不去做恶呢?而现在知道至少还有87%的人,答案是肯定的。但是我还是遗憾的觉得如果这些不是面包而是黄金或者是宝石或其他价值更高的东西呢?未必还有87%的人能坚守住道德的底线,就跟本书的名字一样《魔鬼经济学》,经济魔鬼和魔鬼经济让人熟思。

  信息的不对称性

  接下来再说一说第二个问题:信息的不对称性。简单的房产案例,假如你要卖掉自己的房子,我们很直接的会想到房产中介,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可以卖一个很好的价钱,自然中介也想挣到这一笔不菲的中介费用,因为中介费直接和房屋的交易价格挂钩。按照房子的售价中介费1.5%,我们和中介公司应该是共生共存的利益共生体,房子交给中介一定会卖出一个满意的价钱的,于是乎我们就会放放心心的坐枕无忧在家等待喜讯,但是我们看到的仅仅是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一角。为什么会这样惴惴不安,假如您的房子价值100万元,为了等待能出更高价格的买家你的房子会在中介长时间挂牌的等待销售。现在假设你的房子挂牌一周可以多买5万元,你是否愿意等待,这个问题毋庸置疑。

  可是中介公司真的愿意等待吗?但是很多人会有疑问,房子多卖钱中介费自然会水涨船高谁不愿意等呢?但是我们细细想来5万元的1.5%是750元,而中介为了这750元要占他的挂牌广告位,同时在这一周内会接待看上此房产的所有买家,带客户看房和客户谈判。那么我们推算一下,中介是为了这5%的1.5%划算还是再卖一套100万的房子中介费用的1.5%划算?结果瞬间明了了。事实上,只要有买家出100万或是97万时,中介就会和你说这个价格不错了,现在买房可不太景气啊!比你更好的房源都卖不出这个价钱呢,在您买掉这个房子后他会转身卖掉另一个100万的房子,这样才是他利益最大化的办法,我们以为用中介费就可以把中介和我们捆绑在一起共进同退,可惜我们心中和中介算的完全是两本账。我们用一周可以多赚5万块钱而中介只能拿到750元而已,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手中信息只不过是我们手中自己的信息,而中介的信息是手中N多房源和整个市场的信息。所以中介就是在利用手中信息的不对称来忽悠我们,然而我们会觉得自己的房子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在交易中双方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的例子不胜枚举。

  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相对于我们非本行业的门外汉来说可都是专家,而这些人手中都掌握着各自都不了解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恰恰是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有的时候他们的行业过于高深就算这些信息被偷窥到拿到手里也无所适从,而又有的时候我们会倾佩他们的学识,自己都不敢妄加质疑。就像医疗行业,医生让你去做一种微创手术来预防某种疾病。作为患者的反应是医生正在为自己的健康出谋划策而不会认为医生用自己的优势为自己赚一笔,但是这个时候你所拥有的信息告诉你目前的研究表明此项手术对该疾病预防毫无用处,你又会怎么想呢?如果你是一名外科医生的另一名内科医生同事把患者介绍给你,说用此项手术可以预防疾病,将你变成敛财的工具可以都得到好处。但是你告病人实情他并不需要这项手术来预防疾病,那么我相信以后绝不会有人给你介绍病人了。写到这里,只能叹息“万恶的资本主义”。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掌握信息一方的掌握了一个巨大却心照不宣的把柄,这个把柄就是我们内心的恐惧。我害怕我的房子错过了买卖的最好时期,我也担心不做这样的手术会直接影响到我的生命,还有多如牛毛的例子,揭开面纱,都是行业所谓的专家在利用行业的不对称操控着我们的恐惧,我们看到的,担忧的,以及害怕的都是他们故意让我们知道的罢了。想想,都开始恐惧这个现实世界。但是好在信息化的当今正在逐步解消着这些不对称性。比如互联网,计算机大数据,用大量的数据做比对再做决定。互联网正在用这种高速信息流打通着这些不对称性,慢慢由资源占有者向互联网用户流动,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很多行业也在悄无声息的转变着。(餐饮行业利用开放厨房打消顾客对餐饮卫生情况的对称了解,很多行业也在努力的转变解消不对称信息为自己带来新的商机)

  总结一下这两了经济学的奥秘。人性动机的复杂性,动机是现代生活的基石。理解动机或是找出真正的动机几乎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人们随时都在金钱道德和社会多重撕扯之下做出着行为。所以我们遇事则不如多思考一层,不能被眼前看到的单纯的金钱或者是道德动机所遮蔽,那些整天教导我们不能作弊的教师自己却也在作弊,被视为日本圣坛上的运动相扑同样也在作弊,在谴责和谩骂之余想弄清这到底是为什么的话,也许我们应该从一个作弊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样的信息的复杂性只要是人与人的行为,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绝对的信息假设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对于信息的操控我们需要斟酌,哪怕在某度检索一下防止盲目的落在所谓专家的利益陷阱之中。

  此外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文提到房屋中介和医生也有书中提到的其他例子像政客、基金经理以及政客和领导乃至家庭中的长辈他们的权威来源于哪里?不正是来源于他们手中的信息比我们的多么!所以他们可以指挥我们安排我们甚至是坑我们。我想不管对手多么强大有多少不对称资源,只要做到信息的足够积累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弱者的逻辑是打破与他人的信息不对称;而强者是利用手中的不对称累计自己不对称的压倒优势,当你的信息凌驾与对手之上时,就可以死死抓住对手的不对称性,完美地做到降维打击。

  直觉思维的缺陷

  在上文中,我们说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和复杂世界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整本书看似反复的在论证本书的题目的“魔鬼”效应。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表面和真实来展开讨论,在人性的复杂性和信息的复杂性之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自己的直觉是多么的不靠谱。

  毒贩为什么会和自己的母亲住在一起呢?结果是如果你每天的收入只有3.3元的话你如何能不和自己的母亲住在一起,其实是因为毒贩穷。说到这里大家愕然,百万富翁可是深入人心的,在大家认识中贩毒可是收入颇丰的行业。

  然而美国毒贩到底有没有钱,事实的浮现却是因为一个机缘巧合,让我们解开了它的神秘面纱,让我们一窥究竟:芝加哥大学的一位导师让自己的研究生去黑人贫民窟做问卷调查。之后这位研究生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个贩毒组织,他居然和一位贩毒头目GT成了朋友。在这位头目的允许下进入了该组织,这一下他在这里待了6年。在这期间他了解了这个组织是如何运作的,也目睹了帮派之间的火拼,最重要的是他拿到了4年来这个组织贩毒的交易记录。这些记录包括了:交易额,人员工资,帮派会费,甚至是被杀成员家庭的抚恤金。

  这些数据到了列维特手里就真相大白了。我们来看这个贩毒组织的整个架构,相当于全国的销售公司,头目GT相当于芝加哥南部分公司的总经理。而核心高层是由20人组成的董事会,这个也是这个贩毒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像GT掌控这样的公司全国就有100多家,每家分公司会把2成的收入上交董事会,其余的部分才会有分公司领导自由支配。在GT掌管的公司里他有两名部门经理副手,部门经理下面有接近70人左右的其他业务人员(也就是街头商贩),这些人相当于组织内部在编的正式员工,他们的目标是有朝一日成为公司的经理。剩下的200多人都是组织的外聘人员,他们的目标是终有一日进入体制内。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有组织有层级的正规企业,就像列维特所说的你把麦当劳的组织架构图和这个贩毒组织结构放在一起很难分清谁是谁。相比而言贩毒组织的收益分成则要残酷许多。GT的公司每月收入3.2万元,但每月用于批发,上交董事会还有买军火的费用大约是1.4万(这些都是固定成本),那么剩下的2.8万才是公司的可支配收入,其中GT自己的工资8.5K其余的部分要支付给三个部门经理和剩下所有的人(但是这里不包括零时工,然而这些零时工还要向组织缴纳会费用来得到公司的保护和得到进入公司正式员工的机会)。像这样金字塔式的组织里,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人有高额的收入,除去部门经理每天的7元收入其他员工每天仅有3.3元。对比一下GT的每天77元的工资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冒着及其生命危险赚取及其低廉的工资。可想而知在这样的4年的职业生涯里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风险概率之高让人不寒而栗(5.9次被捕,2.4次非致命伤害以及1/4被杀的概率)。

  这个例子让我们迟疑,风险如此之高的行业报酬只有3.3元为什么还会有人从事这个行业呢?列维特告诉我们,原因其实有三个:

  原因一,为了生存别无选择。环境及社会因素让毒贩的下一代难以摆脱这种贫困的窘境,真实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在美国这个样板结的社会里,想跨越一个阶层绝无可能。也许就像美国的政客说的那样:“贫穷本来就是一种专制”。

  原因二,在这些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贫民窟里,贩毒是唯一可以选择的体面工作,只要努力有朝一日也会成为GT这样的贩毒头目。其实从赚钱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也和其他行业一样,但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像普通人想成为电影明星和球星概率一样,都差不多的艰难。一个组织架构的两层收入悬殊这并不奇怪,也不仅仅是贩毒这个行业,也出现在所有公司中。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领导的收入要远远大于下属,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的并不是领导而是激励下面的管理者好好工作,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有利益的驱使,茫茫人海中会有人为了一丝光亮而踱步前行,盼着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原因三,如果有同样的工作被多数人占有那么这项工作的报酬一定不会太高,说到底就是供给与需求。在这些从小没有得到良好教育和成长的贫民窟里这些人只能选择贩毒集团,然而这样的就会导致供求大于需求,就像故事中所说的差不多有200人排着队来缴纳会费,这样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会出现3.3元的日薪工资了。这些例子远比我们想象的多复杂的多。

  那么决定工资的因素供给关系,技能要求,工作舒适程度和市场需求。通过这四大因素,我们可以试着来解释一下非正常职业的女性收入为什么会这么高,甚至比建筑师还高。直觉判断告诉我们这很不合理,因为无论是技术还是学历建筑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照薪资的四大要素,这就毋庸置疑了。首先,没有任何女孩子会梦想长大会成为非正常职业,这个职业的人数较少。其次,这个行业并不需要什么技术和技能,但是从业的环境及其专业化。再次,整个行业的从业舒适度及其的低,条件恶劣,这也体现在两大方面:暴力威胁和无法保证的家庭稳定生活。再来看需求量,建筑师找妓女的概率要远远大于妓女行业招聘建筑师的概率,所以非正常职业的女性的收入高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毒贩和妓女的身上看到人生是多么的艰难。

  接下来,我们继续审视自己的直觉判断和真实世界的差距。这个故事非常的有名,在1989年的美国,当时的犯罪率达到了历史的峰值在此前的15年间犯罪率上升了80%,每天的新闻和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都是极其耸人听闻的抢劫杀人事件,而专家们纷纷悲观的预计犯罪率还会不断的攀升,美国的社会安全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个时候犯罪率暴涨的趋势戛然而止,并且迅速的下降,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犯罪率跌落到了40年前的水平。

  在这个时候自然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罪犯都去哪了?按照直觉判断,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经济繁荣,因为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开始腾飞,失业率显著下降。有的人会推断经济发展是遏制犯罪率的一把利器,但是我们反观60年代的美国,同样那是的美国也经历了井喷式的增长,然而犯罪率依然是陡然上升并且我们会长期发现,当失业率下降1%,同样的犯罪率也下降1%,对比20世纪90年代失业率下降2%,犯罪率却下降了40%,可以说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治安的影响微乎其微。那么还有什么原因,是否是新的治安政策奏效了,是人口老龄化或是警察队伍的扩充,或是刑法死刑率的上升呢?其实都不是,就和我们刚才分析的一样。

  列维特再次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告诉我们这些原因都不足以影响犯罪率的降低,那最终的原因是什么?数据开口说话,是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允许堕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什么样的妇女会去堕胎:贫穷,未婚,未成年这三个是主要对象,甚至是三者兼具。从社会现实角度来看,这三者的家庭状况都不好。曾经美国是不允许堕胎的,那么这些孩子都会生下来,之后在不好的环境中长大,他就很容易变成犯罪分子。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例子贩毒组织的例子,其中80%的孩子都来自单亲或者是赤贫的家庭,而他们成人后就是主要的犯罪生力军。

  所以史蒂芬·列维特的结论,不是犯罪分子被管好了是他们在胚胎的时候就被他们的母亲打掉了,当然了这个也是数据精密分析的结果。这个也是我们通过直觉判断根本不可能得到的而这个才是正确答案。

  数据的隐蔽性

  通过上述几个例子我们想要说明什么呢?可能大家都感觉到了,我们的直觉、我们的存量思维和我们的传统观念在如今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面前,真是倍感无力,完全没有办法跨越众多的复杂度。

  存量思维告诉我们,毒贩就应该是带着拇指粗的金项链一手拿着AK47一只手搂着美女的有钱人,传统观念告诉我们犯罪率下降就是因为经济的发展,政府的管制和警察的执法,而我们的直觉却让我们偏离了世界本质的真相。书中有一句话说:“现代的社会经济行为非常复杂,想要看清他的特征着实需要劳心费神,因此我们会像抓住救命稻草那样紧紧抓住哪些思维认识中的固有观念”,就此来看我们放弃存量摈弃直觉,打破固有的传统似乎才能看的真切清楚一些,明白一些。

  就像这本书里说的让我们分析动机,要警觉信息不对称也要突破传统思维要勤于思考,这些东西说来说去都是在战略层面泛泛而谈,那么有没有操作指南或是行动手册呢?有没有工程学的解决方案,让我们一个单元一个模块的逐一落实,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答案是有的这条主线一直埋藏在这本书中,回想一下他们是什么?是数据分析。如果要说服你相信某件事,谁喜欢听大道理大幻想。用数据说话用案例说明,用有理有据的分析才会让你不打折扣的信服。

  比如美国的流浪汉问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位倡导流浪者权益的教授他在大学中做演讲,内容是让大众关注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他给出了调研数据:如今美国大约有300万流浪汉,平均每45秒就会有一名因得不到社会的关爱而惨死街头。听到这里直觉会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我们稍微用数据分析一下,在当时只有2.25亿的美国就有300万名流浪汉,也就是说每75个人中就有1人是流浪汉而且每45秒就会有流浪汉死掉,这样一算每年就会有70万人离开这个世界,而这个数据已经是美国每年死亡总数的三分之一,由此细想这怎么可能。事实所言,只要通过数据分析找到其中的规律自然昭然若揭。

  就像书中的另一个案例,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同时你也有两个友好的邻居A叔叔和B阿姨。A叔叔家里有一把手枪,B阿姨家里有一个游泳池你的第一直觉会有什么判断,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告诉孩子千万不能去A叔叔家去玩,因为他家里会有把枪。如果孩子非要出去玩,那就去B阿姨家玩吧,她家还有漂亮的游泳池呢。但是这真的是正确的判断吗?我们还是拿数据说话,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全国有600万个游泳池每年会有550个儿童会被淹死在里面,同时美国会有2亿支枪每年会有175名儿童因为枪击身亡。那么现在当我们面对1把枪和1个游泳池的时候,淹死的概率是一万分之一,而枪击致死率只有一百万分之一,所以这个例子也不再过多解释大家自然明了。去B阿姨家玩要比去A叔叔家玩更加的危险。其实前面大量的篇幅都在说的表象多半都来源于直觉判断传统观念和存量思维,缺失的是我们对数据的敏感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是帮助我们跨越复杂度理解真实世界的重要手段,数据的维度往往隐藏在事物的表象之中,一旦缺失我们就难以透过表象触及到真实。就好比盲人摸象大家都不能理解人们所说的大象,只能依靠直觉来认识,究其原因是盲人仅仅失去了视觉这一个维度而已,而数据就是洞察这个世界至关重要的维度。说清了数据的隐蔽性和重要性之后,最后再说一点就是在数据分析中存在这巨大的坑而且就是很多人对我们欺骗惯用的计量,而我们常常会掉到这个坑中。

  举个例子,话说有一个调查实验选择了两个对照组每组有100个人,A组的人都有长期食用苹果的习惯很喜欢吃苹果而B组的人很讨厌吃苹果基本不吃,而实验的最后A组的人的寿命平均要比B组的人平均要高出3年,那么得出结论苹果有益健康,可以延年益寿。这个例子中有实验有对照组有结论应该没问题吧,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这样的实验中根本的不出数据的真实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这个案例中偷换了一个概念,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概念,长期吃苹果的人要比不吃苹果的人平均多活3年,只能证明吃苹果对身体健康有益而不能证明吃苹果决定寿命的长短,这仅仅是相关的关系而不是根本的关系。这里面可能会是长期吃苹果的人有运动的习惯,良好的作息,健康的饮食,综合起来才是长寿的关键而并不是吃苹果就可以解决的。

  这样偷换概念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就像我们常听到的吃某某水果可以防癌,自尊心越强的人就会成绩好,能吃苦的一定可以飞黄腾达,睡眠时间越短收入越高,越富有的人生活越幸福这些例子都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在今天的讨论之前我们觉得合情合理。

  这本书《魔鬼经济学》隐藏在表象背后的真实世界来源于四个方面,人性动机的复杂性,信息的不对称性,直觉思维的缺陷,数据的隐蔽性。想要跨越事物的复杂度,拨开迷雾直达真相其中最基本的方法源自于对数据的明锐洞察和理性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仅记回归分析法,提防相关因果关系的陷阱。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二)

  《魔鬼经济学》下面这些命题作者都用一些数据和方法进行了实证。(姑且不论这样的方式是否是有效的)

  1、美国的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成绩好看些,往往会在试卷评阅之前进行私自修改;日本的相扑运动里面的相扑运动员为了自己的排名在关键局一般会相互作弊。这是作弊的案例。

  2、3K党的人和房地产经纪人一样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利益最大化。所谓专家经常滥用一些数据来恐吓大众以达到目的,其实我们大可以放心的对他们的研究数据进行怀疑。

  3、毒贩的地位和收入都是极其低的,他们的危险也是很高的,但是因为在贫民窟里面贩毒并不被当成是一件可耻的事,加之生活贫困,和很多有明星梦的人去好莱坞,所以他们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做到贩毒集团的高端,所以不愁没有人贩毒,所以贩毒的人待遇很差。

  在这里作者举例说:为什么一个妓女的收入会比建筑家的高,因为想做妓女的人少,相对供给比建筑师的相对供给就少,而需求也可以这样说:妓女不需要建筑师,但是建筑师不一定不需要妓女。

  4、美国的犯罪率为什么在前几十年一直呈现下降趋势,犯罪分子的减少作者把这个归于“堕胎合法”案的通过。因为想堕胎的母亲大都是来自贫穷没有受到很好教育的未婚群体,如果他们将孩子生下来,对孩子的教育肯定不是很足,这就增加了潜在犯罪的数目,但是堕胎合法就降低了潜在的犯罪人数,这个影响当然是由在法案通过后的几年、十几年的数据得到的。

  5、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好的结论就是不要完全相信那些专家的话,因为当你读足够多的专家的话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的大部分观点是完全相反的。父母对孩子确实有影响,这种影响直接决定于做父母本身的人品,至于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则是次要的。

  6、一个人的名字对他的一生有影响吗?多多少少是有一点的,这还是要通过他们的父母实现,当一个父母给他们的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他们多半是寄予某种希望,当然他们也会为这种希望而努力,培养他们的孩子。

  作者还分析了美国白人和黑人的取名,由于种族对立依然存在,所以在取名字时是收到影响的,黑人想在黑人区呆下去最好是取明显带有黑人特征的名字。底层的阶级取名一般倾向于想高层人士学习,所以当那些名字被底层人士普用之后高层人士一般会创造出新的名字。

  总得来说这本书还是蛮好的,同类的书籍在市场上其实是很多的,就是研究一些比较切中实际的问题,尽量多的找数据和证据来证明,当然一切大都要回归到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的正常心里,基于此作出一系列的活动,从而符合我们的现象。

  从这本书得到的启示:1、尽量保持自己的判断,不要急于相信那些所谓专家的话,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当然一定要是准备的数据。

  2、做经济分析的时候,当分析和数据或者现实不一样的时候,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换一种相反的解释,“或许人们不是这样认为的……”,“或许当人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人们会这样想,而不是那样想……”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三)

  上大学以来,在一些如微观经济等跟经济有关的课堂上,总听到老师们推荐一本经济类的书,说是必读的——它就是《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实在抢手啊,在图书馆是要预约才能借到的,我把它从图书馆拿回来的时候,心情那叫一个激动啊,于是我利用一个星期中午午睡前的空隙把它读完了。

  说实话,当初我想要借这本书来看的目的是比较功利的,想着它既是畅销书,又是与我们专业有关的,里面一定会教我们很多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直接告诉我们的关于经济学方面的东西不多,但他在书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我发现作者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向读者阐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我感觉书中的一些大多数关于美国背景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很不一样,导致我会对一些章节不太理解,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作者的做法,那就是用事实说话。

  然而,我对书中作者关于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持保留态度,可能是因为国情不同吧,我始终认为孩子教育与父母之间有极大的相关关系。书中史蒂芬·列维特有这样一个观点:毫无疑问,在孩子一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学习如何教育孩子的,这时已经为时过晚了。对此我不太认同,因为放到中国来说,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体拿我最近在《读者》看到的一篇文章来说吧。文章题目是什么已经忘了,但里面的内容让我下定了一个决心,以后教育孩子也要像文章所说的那样去教。那篇文章主要说的是一个13岁男孩到国外生活一段时间的故事,因为他爸爸有事,所以要把他托给外国一个朋友看管,在机场,爸爸友人这样对小男孩说:“听着,你爸爸不没有欠我人情,我也没有欠他人情,这样我们之间不存在什么人情利益关系,所以你在我那儿住的时候要自己照顾自己,不要指望我照顾你的起居饮食。早上要自己做早餐,自己想到哪儿玩可以按照旅游手册上写的路线去游玩,若是我有空我可以陪你去……”就这样,过了几个月国外生活回来,小男孩的变化让全家人吃惊,他成了具有极高自理能力的13岁小男孩。就我自己而言,父母给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要承担责任、努力前进,因为在家里,我们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他们就是我们的榜样。当然,青春期的我们就很难说了。

  由此我认为,家长给予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对他的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放手去让孩子自理,他就迟迟不能独立生活。当然,小伙伴跟环境也是重要因素,但我觉得父母的教育才是关键。而前一段日子有位老师在网上发布的帖子也跟这个话题有点关联,他认为如今“寒门难出贵子”,就是说富人家的子弟由于他们的父母肯花钱给他们最好的教学资源,这样他们的孩子在日后的各种竞争中可以脱颖而出。当然,这涉及的有教学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仍是父母。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四)

  这本《魔鬼经济学》是我在地铁口的书摊上买的,当时也是贪个小便宜。回家打开书一看,原来是盗版书,满篇都是错别字,好在还没达到影响理解内容的程度。看来小便宜不能占啊!

  《魔鬼经济学》也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他和其它教材型的经济书相比,知识方面介绍得并不广泛,但娱乐性更强一些。这本书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而是讨论了几个独立的很有趣味的话题,比如:哪一类人的诚信度比较差、人在什么环境下倾向于撒谎、3K党是如何组织的、黑帮的经济活动、堕胎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等等。

  虽然这本书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但明显地可以看出作者所有的话题都在试图传递同一个思想:有些事件,看上去似乎是某个原因引起的,但实际上它却是另一个因素的结果而已:真正的更本质的原因往往是隐藏在其后的,也许是你从来未曾想到过的。

  在这本书讨论的众多话题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关于黑帮成员是如何分赃的那一段。我是一个俗人,所以一看见和收入、分配相关的内容就格外兴奋,记忆力也仿佛好一些:)。下面,就以讨论影响某个人的工资水平的因素,来作为这本《魔鬼经济学》的读后感吧。当然我们讨论的将是在美国的情况,这比讨论中国现状来得安全。

  一个人的工资收入首先与他从事的行业有关,不同行业间工资水平的差距远远大于行业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所以才有“男怕入错行”这一说。

  一个行业收入的高低从根本上讲,是由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的:职位数量少,求职的人多,工资就低;否则就高,这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深入一点分析,有四个因素(这四条是《魔鬼经济学》中给出的)会影响到某个行业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有多少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技能水平、工作让人产生的不快感、以及市场对这个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

  用这四点可以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妓女的平均收入比程序员还高(《魔鬼经济学》上给出的例子是建筑师,不过程序员更贴近我的生活啦):①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女孩子梦想着自己长大后去当妓女,愿意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较少;②妓女的技能是要在非常具体的环境当中才能磨炼出来;③妓女所从事的工作让她们感到很不愉快,这份工作有潜在的威胁,并且她们很可能会因此失去获得幸福家庭的机会;④想找妓女的服务的人远远多于想找程序员服务的人。以上几点就导致了相对于程序员来说妓女可能是供不应求的,因而妓女这个行业的平均收入较高。(美国情况,其他国家情况可能不同)

  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是否有垄断存在。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劳动力都被一个叫做“工会”组织所垄断。雇主必须同工会协商讨论工资的高低。而全国只有一家工会,是绝对的垄断机构,可以在谈判中占尽优势。因此,拥有一个真正为劳动者服务的工会,就能大大提高工资水平。

  同一个行业内,个体之间也存在工资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个人的业务水平不同,创造出的价值也不同,所以想要提高收入,必须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还有一个因素,是由于每个人对工资的期望不同引起的。这一点是我在读《经济学原理》中解释价格歧视一段时突然领悟的。

  魔鬼经济学读后感(五)

  在经济学家眼中,生活即决策,即利益的权衡。这种线性视角直指繁荣与复杂背后简单而清晰的真相,帮助我们避开生活中的陷阱,做出更高明的决策。最近尤其想给自己专业充电,就搜索经济金融相关书籍拿来读,《魔鬼经济学》这本书具备科学与趣味交织,揭示了日常事件间奇妙的联系,让我产生浓烈兴趣,欲效仿经济学家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收集到更多火花四溅的乐趣与神奇逻辑,于是利用一周的闲时读完这本书,感受颇多。

  一整本书读下来,感觉作者史蒂芬·列维特展示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而非经济知识的简单论述,史蒂芬·列维特善于推翻人们一贯的想法,然后用一系列的调查数据来阐明自己的观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按照其研究方向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魔鬼经济学”应该还无法单独作为一个研究方向,该书中所研究问题大都是个案,又和微观经济学所主要研究的“供给、需求、产品市场”等关联度不大,所以很难归入哪一个研究方向或者研究门类。

  书中研究的“学校老师和相扑运动员共同之处”、“3K党和房地产经纪人的共同之处”等问题,将《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假设”的概念,作为研究前提,《魔鬼经济学》中这部分内容是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机会,即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于是乎,魔鬼经济学是基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假设前提,所创新发展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

  其中一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非常适用于人力资源工作者开展工作,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等职能都需要研究人性和心理。招聘时,面试或其他测试时按照招聘工具获取所需信息,其实就是在探究人性,以最快方式了解一个人;绩效考核方案的制订,结合书中的“老师”、“相扑运动员”、“房地产经纪人”等案例,他们都是基于“经济人”的前提在做自己的工作或处理问题,若其间出现问题,则归咎于制定的政策存在漏洞,为此做深入研究也是为修订更为完善的考核政策;读后感·薪酬制度的制订所遵循的原则也是探究人性,如工资公平,“公平”不等于“满意”,而是等同于“没有采取不满意的对抗行为”,这就是人性。魔鬼经济学是一种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技术,它可以指导我们日常工作。

  读完这本书后,尽管我脑海中仍有许多问题,但也学会了分析问题要结合背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出想要的答案。我们日常生活面对大量所谓“官方数据、据统计、大量数据表明等”产生的千奇百怪的数据,我们应将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就如同河里的水,真正要喝的话,最好还是先通过过滤与消毒!

热门推荐
© 2024 古诗文网网 |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湘ICP备2001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