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黄櫱禅师 李昂 于良史 张仲素 陈羽 | 宋代诗人: 章良能 李持正 幼卿 杜常 刘季孙 | 清代诗人: 金缨 庄棫 德容 顾贞观 沈复

黄檗禅师

唐朝 关注:

  黄檗禅师是唐代佛教高僧,别名希运。

  希运少年时出家于本乡的黄檗山,之后游方于各地禅林,参谒名师。在京城,得一老妪指点,到奉新百丈山依怀海学法,并得怀海正传。唐开成年间,希运住持宜丰鹫峰。鹫峰原为印度僧人取的山名,希运住此峰后,将宜丰鹫峰改名为黄檗山,以纪念少时在福建家乡出家之黄檗山,故此后有“天下两黄檗”之说。苏辙、黄庭坚、王应麟、赵师秀、刘克庄等著名文学家先后来到宜丰黄檗山,并留下了许多诗赞为后世所传诵。

  希运在黄檗禅林寺宣讲自己所悟得的新法,其禅宗为“无心说”,不主张苦行而重顿悟,强调“心即是佛”,心佛如一。其禅风机峰峻烈,接引门徒时用“棒喝”法(“当头棒喝”一语便是源于希运的接引法),希运弟子义玄曾三度上黄檗求法,三度被希运棒喝始悟道。之后,义玄往镇州(河北正定县)创临济院弘扬师法,主要是沿袭希运“无心说”和“棒喝”法,正式形成禅宗五大家之一的临济宗。此宗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地,成为这些国家的禅宗主流。

  唐宣宗李忱未登基时,为避祸曾作沙弥行脚四方,在黄檗山从希运习禅。一日,两人同观黄檗瀑布,希运临景有感而发:

  千山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李忱接道: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希运、李忱观瀑布诗成为千古绝唱。

  希运住黄檗,时有从学者逾千人,希运挥杖去之也不散。无奈,希运只好暂时弃山舍众,避入南昌开元寺,混迹一般僧侣之中,后被江西观察使斐休发现,请入衙署,自称为弟子。希运屡辞不肯,于是又回归黄檗山。斐休移镇宛陵,创建大禅苑,也以“黄檗”名之,再请希运为住持,希运名声更加盛传。

  希运的禅学思想主要反映在《黄檗断际禅师语录》、《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三部著述中,这三部著作均为斐休及希运弟子辑希运公案语录而成。

  唐大中十一年(857),希运逝寂于宜丰黄檗山。临终前,他对弟子留下一谒:“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语毕端坐而寂。时已登基的李忱闻之,甚为感慨,于是敕希运“断际禅师”法号。希运墓葬黄檗山塔前村,俗称“运祖塔”。塔今存。

黄檗禅师的诗文
热门推荐
© 2024 古诗文网网 | 古诗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湘ICP备20012152号-1